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我的博客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知青下乡到云南,修建水库流血汗, 返城潮中回上海,在外时间九年半。

92、版纳米心猪  

2013-04-08 14:25:19|  分类: 知青轶事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米心猪,又称猪囊虫,是一种得了严重寄生虫病的猪。人如吃了没煮透的囊虫肉或生猪血,就有可能感染上绦虫病和猪囊虫。轻者长达数米的猪绦虫在人的肠子人吸食养分,使人恶心胸闷,日益消瘦。重者猪囊虫会随着血液进入人的心脏、大脑、眼睛等重要器官,如长在眼部,可影响视力或失明,如长在大脑,可引发癫痫。

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,绦虫病在云南很普遍,尤其在西双版纳更是多得惊人。在村寨的少数民族中,人和猪相互传染村民饲养的猪被绦虫感染的比例约为十之有一,有的甚至更多。当人吃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囊尾蚴的猪肉,囊尾蚴寄生在胃中很快孵化出幼虫,这些幼虫钻入肠壁组织,经血液循环带到全身,在肌肉里长出一个个像“米心猪肉”一样的囊虫。留在肠子内的囊尾蚴就会长成数米甚至数十米长的带状绦虫,绦虫成熟时会脱落随粪便排出,猪若食入了含有虫卵或孕节的人粪就会感染。

当年的版纳,得绦虫病和囊虫病的人不少,若进入少数民族村寨常常看见。记得有一次,到攸乐山砍毛竹经过攸乐族村寨,几个人坐在竹楼外低矮的晒台上吸着烟。从他们身边经过时,只见这些人的手臂、小腿、脸和颈等部位布满鼓起的小包,这些包长在皮下,比黄豆略小,不疼不痒,看其面部表情似乎很自然。当时看到后并不知这是什么病,只感觉很恶心,身体直打颤,后来才知道这是得了囊虫病,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病。

在西双版纳,之所以得绦虫病的猪特别多是同那里的饲养习惯分不开的。在内地猪都是圈养的,而在西双版纳却恰恰相反,版纳的猪都是散养的。西双版纳大街小巷、村村寨寨、田边地头到处可见黑猪的身影,它们东游西蹿到处寻找吃的东西。加上寨子里没有厕所,村民想解手就随便找个地方随地方便。那些讨厌的猪狗,看到有人蹲在地上拉屎,就在边上等候,只等人离去就窜过来抢屎吃。一旦吃了带有绦虫卵的粪便会染病。

同样,在西双版纳得绦虫病的人多是和他的饮食习惯分不开的。在版纳尤其在少数民族中有吃生肉、生血的习惯,这是造成感染和的病的直接原因。如傣族名菜“剁生”就是用生猪肉做成的一道菜,这道菜很有名也很好吃。剁生是傣语,就是用新鲜的肉,剁碎了生吃的食品,剁生是傣家人下酒的名菜,剁生看上去血淋淋的很难下口,但吃时香甜清滑,酸辣可口。

另傣族还有一道用新鲜生血料理出来的菜。叫“白旺”。 做白旺的方法是先将调料剁细放在盆内,然后把盛血的盆置于将要杀的猪颈下面。当血喷出时,接血的人用木勺或筷子边接边搅,直到把热血搅冷凝固为止。待血冷却凝固后就可食用,品尝时虽然鲜血淋淋样子难看,但当你用勺一口一口的把白旺送进嘴中时,美妙滋味瞬间弥漫整个口腔,入口一品即溶,进喉一吸就下。白旺溜溜香软,香味特殊,看着怕,吃着香,但也隐藏着危险。

在西双版纳,有米心虫的猪除了村寨少数民族较常见外,在其他民族聚居地也可见。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在八分场,连里杀猪时也见过米心猪。记得有一次杀猪,几个人先把散养的猪抓住,再用绳子把猪脚捆牢。经刀捅放血、开水刮毛、开膛破肚、砌块分肉之后,发现猪肉中镶嵌着许多透明的粒状物。肉中那一粒粒东西,在光线的折射下晶莹剔透的闪着光亮。仔细看这些颗粒物,像鱼肝油、也像石榴果、更像小蝌蚪。

发现怪猪肉,围了不少人,多数人不知原由。只有老队长在说,这是米心肉,国家规定是不能吃的,吃了以后会得病的,希望大家不要吃。知青们听老队长一说吓得都不敢领猪肉,但也有不怕事的,听说知青都不敢要病猪肉,队中的几家湖南老工人急忙回家找来箩筐,一路小跑的把猪肉抬回家中,看其样子比捡到钱还要高兴。

其实,把好几十斤的猪肉拿回家,确实是件高兴的事,在平时,一年也没有见过那么多猪肉。为了长期保存和食用时不被米心虫感染,回家后,先把猪肉砌成2-3公分见方的肉块,然后放入锅中再加点水同煮,一直煮到熬成油为止。待熬成的油稍冷后连同肉渣一起倒入坛中封好口。需要时打开坛口,用勺子舀一点与蔬菜同煮,即可当油又可代菜,味道鲜美,方便简单。此种生活,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已经算是不错的生活了。时间一长,知青们同湖南老工人一样不仅不惧怕米心猪肉,而且还能识别病猪。看猪是否得米心虫病,只要看他的尾巴,健康的猪尾巴会左右摇动,而有病的猪尾巴不会摇的。

以上的事虽然都是四十多年的事了,但时至今日,版纳的猪仍然在村头寨尾游荡,版纳的不少人仍然喜欢吃生肉和生血。因此,得米心虫的猪和染上猪绦虫的人仍不少。总之,只要版纳的养猪方式和饮食习惯不改变,染米心虫的猪和得绦虫病的人也将永远存在......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543)| 评论(24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